清潔消毒
無知糊塗以毒攻毒
現今社會,人們追求一塵不染的生活環境,每個家庭總配備各式各樣的家居清潔劑和清毒藥水,幾乎每一個角落都要一瓶「專用配方」。環顧家居,洗地水、洗潔精、潔廁劑、洗衣粉/液……各式各樣的化學清潔用品琳瑯滿目,其實統統都是有毒產品,香港近年來「非藥物中毒」死亡率有上升趨勢,單單是本港觀塘聯合醫院,2001-5年間共有79宗中毒案涉及漂白水、地板清潔劑等。在美國,每年就有200,000宗家居意外中毒事件,其中有2,500宗引致死亡。
無菌= 衛生?
一塵不染的無菌空間,等如健康衛生的生活環境?
清潔消毒產品五花八門,新產品愈出愈多,廣告商不斷鼓吹無菌無塵的居室,以致我們對居室的清潔衛生愈來愈挑剔,甚至達到一個矯枉過正的程度。
清潔家居本是為了締造健康衛生的生活環境,不過,使用毒性極強的清潔消毒劑,卻弄巧反拙。化學清潔劑一出,無論是有害無害的細菌都一一趕盡殺絕,更留下有毒的化學物質,結果更加危害健康和毒害環境。
我們以為自己的愛巢好乾淨,其實往往弄巧反拙,搞到危機四伏。不如活得自然一點:採用無毒的天然清潔方法。 |
更諷刺的是,使用殺菌消毒劑的原意是阻止病原菌的散播,但事實卻會助長超級細菌的生長。抗菌消毒劑與抗生素相似,在殺滅細菌的同時,促成抗藥性細菌的生長,使原來殘存的極少量抗葯菌大量繁殖起來,成為優勢菌系,即超級細菌。
自然的環境本來就充滿細菌,適量的病菌可以激起人體產生對抗疾病的抗體,人體要保持對病菌的抵抗能力,必須要暴露於一定程度的細菌中,讓身體學習自我防禦。長期活在無菌世界中,只會令抵抗力也逐漸消減。
毒害環境 污染生態
打開報章,日日有毒魚新上巿!水源污染,海洋、河流生態受到破壞,人們最終自討毒吃,魚可以不吃,水總不能不飲,但我們卻每天污染賴以為生的水源!
我們日常使用的洗潔精、漂白水、洗髮水、護膚用品等,含有磷酸鹽、氯化物、重金屬及各種化學物質,通過家中的洗滌槽或馬桶,輾轉流入河流及海洋中。
香港的污水處理,主要是在廢水返回自然之前,盡量除去水中的固體懸浮物,以免固體懸浮物在腐爛時消耗水中的氧氣,影響水裡的植物和動物。不過,對於其他種種的有毒化學物,現今的污水設備根本束手無策,所以即使經過污水廠,只能讓其「直行直過」,無法過濾。